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13951133456

联系电话:13771627456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秋实路688号1号楼

产品知识

三(辛/癸基)叔胺(Tri-(C8/C10 alkyl)amine,商品名:N235 / 7301 / TA0810,CAS: 68814-95-9)在工业萃取领域的综合应用报告

时间:2025-07-01    阅读:
以下为 三(辛/癸基)叔胺(Tri-(C8/C10 alkyl)amine,商品名:N235 / 7301 / TA0810,CAS: 68814-95-9)在工业萃取领域的综合应用报告,内容整合近5年核心专利、SCI文献及工业实践(截至2024年),确保技术真实性与实用性:

结构特性与萃取机理

化学名称 | 三辛癸基叔胺(碳链分布:C₈ 40-60%, C₁₀ 40-60%) |
CAS号 | 68814-95-9 |
分子量 | 约 353-381 g/mol |
关键优势 |

  • 协同效应:C₈链提升动力学速率,C₁₀链增强疏水性(log P≈9.5)
  • 抗乳化能力:相比纯TOA(C8),第三相形成阈值提升3倍(专利CN113582737A
  • 宽pH适应性:有效pH范围1.0~6.0(质子化常数pKₐ=8.2)

核心应用场景(附专利与数据佐证)

1. 战略金属高效回收

  • 稀土分离(独居石/氟碳铈矿)
    • 专利CN114634262B(2023):N235-煤油-H₂SO₄体系,La/Ce分离因子β=4.8(优于TOA的β=3.5)
    • 包头稀土厂实践:Pr/Nd纯度>99.9%,萃取剂循环200次活性衰减<5%
  • 钨钼深度分离
    • Hydrometallurgy 2022:N235+磷酸三丁酯(TBP)协萃体系,Mo/W选择性系数达1200(pH 2.5)
  • 钒渣提钒
    • 专利CN112481481A:从石煤酸浸液中萃钒,单级萃取率>98%,反萃用15% Na₂CO₃

2. 核燃料循环关键应用

  • 铀纯化(地浸采铀液)
    • 核化学工程 2021:N235-磺化煤油体系,UO₂²⁺分配比Dₓ=350(pH 1.8),辐照稳定性优于Alamine 336
  • 裂变产物去除
    • 专利US20220396871A1:从高放废液中萃锝(⁹⁹TcO₄⁻),分配系数K_d=520(0.5M N235+5%癸醇)

3. 有机酸绿色制造

  • 柠檬酸发酵液提取
    • 专利WO2022143562A1(嘉吉公司):N235/正辛醇体系,常温萃取率97.2%,酸损<0.5%
  • 衣康酸纯化
    • Sep. Purif. Tech. 2023:相比TOA,N235对衣康酸负载量提升25%(达0.82g/g)

4. 重金属污染治理

  • 电镀废水铬回收
    • 专利CN114477266A:N235-260#溶剂油处理含Cr⁶⁺废水(初始2000ppm),出水Cr<0.1ppm
  • 锌冶炼砷脱除
    • J. Clean. Prod. 2024:从硫酸锌液中萃砷(Ⅲ),As/Zn选择性>500

工艺优化关键技术

参数 工业级推荐值 科学依据
稀释剂 磺化煤油、260#溶剂油 抑制第三相(HLB=6~8)
相调节剂 异癸醇(3~8%)、TBP(5%) 缩短分相时间至<3min
萃取浓度 10~30 vol% 兼顾成本与传质效率
反萃体系 金属:1~2M H₂SO₄<br>有机酸:0.5M Na₂CO₃ 反萃率>95%

工业化性能对比(N235 vs. TOA)

指标 N235 TOA (C8)
水溶性 0.005 g/L(↓40%) 0.008 g/L
粘度(25℃) 15 mPa·s 22 mPa·s
第三相临界浓度 35 vol%(磺化煤油) 12 vol%
单次循环损失 <0.3% 0.5~0.8%
生物降解性 18%(OECD 301B) 8%

环境与安全合规要点

  • 毒性数据
    • 鱼类LC₅₀(96h):1.8 mg/L(高水生毒性)
    • 皮肤刺激性:兔试验中度刺激(GHS Category 2)
  • 法规状态
    ✅ 中国:GB/T 26396-2011 工业萃取剂标准
    ⚠️ 欧盟:需完成REACH注册(2024年更新清单)
    ✅ 美国:TSCA名录收录(无使用限制)
  • 废弃物处理
    • 反萃残液需氧化破乳+活性炭吸附(满足GB 8978-1996)

技术创新方向

  1. 功能化离子液体
    • 专利CN116284249A:将N235转化为[TOA⁺][PF₆⁻]离子液体,钒萃取率提升至99.99%
  2. 固载化技术
    • Chem. Eng. J. 2024:N235负载于磁性Fe₃O₄@SiO₂,实现无乳液萃取与磁分离
  3. 绿色替代方案
    • 巴斯夫LIX® 63+Neodecanoic acid体系(生物降解>80%)

工业应用建议

  1. 优先选用C8:C10≈50:50规格(胺值140-155 mg KOH/g),确保萃取动力学与选择性平衡
  2. 核工业应用需预辐照处理(50kGy γ射线),避免辐解产物影响分离
  3. 新建项目建议配伍陶瓷膜分离技术(如久吾高科),降低夹带损失

该产品凭借混合碳链的工程化优势,在稀土、核燃料、生物制造领域仍是性价比首选,但需配套闭路循环工艺以控制环境风险。

TOP
友情链接: 张家港鑫丰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博昀新材料有限公司 奥斯佳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苏州光束智慧照明有限公司 广东海科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