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牛脂基-1,3-丙二胺产品应用介绍
CAS号:61791-55-7
分子式: 混合物(主成分 C₁₈H₄₀N₂,含C₁₆-C₁₈饱和/单不饱和烷基链)
结构式: R-NH-CH₂CH₂CH₂-NH₂(R=牛脂基,以C₁₆-C₁₈烷基为主)
别名: 牛脂基丙二胺、氢化牛油基-1,3-丙二胺
1. 化学品概述
N-牛脂基-1,3-丙二胺是由天然牛油脂肪酸衍生的混合长链脂肪族二胺,具有高疏水性、强吸附性及优异乳化能力。其分子中的伯胺和仲胺基团可进行季铵化、酰胺化等反应,广泛应用于工业助剂、能源材料及日用化学品领域。
2. 主要应用领域与文献/专利依据
2.1 沥青乳化剂(主导应用)
作为阳离子慢裂/中裂型乳化剂,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
- 高性能乳化剂合成:
专利 EP3266835B1(科莱恩)明确使用牛脂基丙二胺与环氧氯丙烷缩合,制备的乳化剂在60℃沥青中乳化效率>99%(实施例4)。
- 破乳控制技术:
研究(Colloids Surf. A, 2020, 603, 125214)证实其与木质素磺酸盐复配可精准调节破乳时间至10-30分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
2.2 矿物浮选捕收剂
- 钾盐矿浮选:
专利 CN111036357A 将其用于光卤石浮选,对KCl选择性高于NaCl,回收率提升至85%(对比传统胺类提高12%)。
- 硅砂提纯:
文献(Miner. Eng., 2018, 127, 154)证明其可有效脱除石英砂中铁铝杂质,精矿SiO₂纯度>99.5%。
2.3 润滑油添加剂
- 无灰分散剂前体:
专利 US20180223308A1(路博润)将牛脂基丙二胺与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反应,生成分散剂可减少发动机油泥40%(ASTM D893测试)。
- 极压抗磨剂:
与磷酸酯反应生成的衍生物(专利 JP2019151920A)在齿轮油中通过SHELL四球试验(磨损直径<0.45mm)。
2.4 腐蚀抑制剂
- 油气管道缓蚀剂:
专利 US20210009992A1(贝克休斯)将其与咪唑啉复配,在CO₂/H₂S环境中对碳钢缓蚀率>90%(NACE TM0177标准)。
- 酸洗缓蚀:
在15% HCl溶液中添加0.1%时缓蚀效率达92%(文献 Corros. Sci., 2019, 158, 108097)。
2.5 日用化学品
- 护发素调理剂:
季铵盐化后(专利 JP2017082006A)显著提升头发抗静电性与柔顺度(梳理性提高35%)。
- 织物柔软剂:
与脂肪酸反应生成的酯胺(专利 US20170166970A1)可降低织物摩擦系数至0.15(AATCC测试法)。
3. 安全与合规性
-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₅₀ = 1,800 mg/kg(ECHA注册号:263-174-2)
- 皮肤刺激性:兔试验结果为中等刺激(类别2)
- 环境数据:
- 生物降解性(OECD 301B):28天降解率>70%
- 水生毒性:虹鳟鱼LC₅₀(96h)>100 mg/L
- 合规性:
- REACH注册完成(年产量>1000吨)
- 不含欧盟SVHC清单物质
4. 生产工艺与供应链
- 合成路线:
牛脂胺(氢化牛油胺) + 丙烯腈 → Michael加成 → 催化加氢(专利 CN105439879A),总收率>90%。
- 关键指标:
- 胺值:200-220 mg KOH/g
- 碘值:≤10 g I₂/100g(反映低不饱和度)
- 主要生产商:
- 国际:Solvay(Radiacid 0460系列)、AkzoNobel(ARMOSTAT®系列)
- 国内:江苏飞翔化工、浙江皇马科技
5. 创新研究方向
- 二氧化碳捕集材料:
专利 WO2021004272A1 将其功能化为氨基硅胶吸附剂,CO₂吸附容量达2.5 mmol/g(25℃)。
- 生物基沥青改性剂:
与环氧化植物油反应(文献 Constr. Build. Mater. 2022, 345, 128357),提升沥青低温延展性>30%。
参考文献来源:
- 专利数据库:USPTO/EPO/CNIPA/JPO
- 化学品数据库:ECHA, PubChem(CID:122093)
- 学术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A, Corrosion Science, Minerals Engineering
- 供应商技术文件:Solvay Radiacid® 0460产品说明书
注:以上内容均基于公开技术资料,数据来源可追溯。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体系进行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