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及十二烷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
时间:2024-11-14 阅读:次
这二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及十二烷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从命名上看比较类似,很多朋友从结构式上会搞错,实际上这两款产品从生产工艺上看路线是截然不同的。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原料为胺醚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02)醚,从结构上看也是叔胺的一种,十二烷基伯胺接2mol 环氧乙烷,形成叔胺结构,再和氯甲烷季铵化就得到第一种的产品 十二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化铵,相比于常规的季铵盐,其结构式带有2个羟乙基,所以亲水性,润湿性更强,再一些乳液,或者清洗过程中有广泛应用。但生产过程中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反应时间会比常规的1231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要长,反应时间长一些细微的副反应就会多,例如铵盐有可能就会增加,其次残余的游离胺也会较为难控制,生产上需要留意这两项指标,对产品应用会有很大影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二羟丙基氯化铵 原料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另一个原料为3氯一二丙二醇。升温滴加3氯12丙二醇反应,最终得到我们所需产品,很多客户需求是水剂,所以再这个反应过程中当游离胺再某个临界点时产品会凝胶,所以反应过程中起始反应的浓度等很关键,要合理避开凝胶点。这个工艺路线相对比较温度,副反应少,产品纯度会相对高,但计量准确,尽量减少原料残余。
这两块产品都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型,结构类似,有很多通性,杀菌,矿物浮选,纺织印染都能广泛应用,在我所接触的行业上 在热镀锌金属前处理过程中,后者的效果要优于前者,会减少爆锌的情况发生